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新闻中心>>即时新闻

“这是我的使命,我义不容辞” ——记琼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士强巴次仁

时间:2020-03-09 17:27:00  作者:曲杰  新闻来源:中国西藏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他累坏了,瘫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打起了盹。早已数不清这是他多少个疲惫的日夜了。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西藏自治区琼结县进入防控工作应急状态。琼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士强巴次仁,在中心人手紧缺的时刻,主动承担消毒员的工作,践行着一名疾控人员的责任与担当,1月下旬至今,他时刻保持着积极的工作态度,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强巴次仁毕业于西藏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2010年10月正式调入琼结县疾控中心,从事鼠疫防治、艾滋病与梅毒检测、包虫病防治等工作。 

  同事眼中的他 

  “大家注意了,消毒液的配比不要弄错。在配制有效氯500㎎/L的时候,要用84消毒液以1:100的比例去配制,什么叫1:100呢?就是1份消毒液、100份的水。在配制垃圾消毒用有效氯1000㎎/L的时候,要用84消毒液以1:50的比例去配制,就是用1份消毒液、50的份水……”琼结县疾控中心应急储备库房间里不断传来注意事项的声音,在房间楼道里萦绕不绝。 

  这是强巴次仁在向消毒组的工作人员提供消毒液的配制方法。而此时,他也并没有闲着,他以最快、最安全的速度将消毒液配制好。在出发前往进行琼结县重点场所公共消杀工作时,在穿戴防护服、一次性帽、一次性口罩、护目镜等大大小小几十道程序,他对每一个人都严格把关,只要有一道程序不符合标准,他都要亲自帮忙修整。 

  “你累了吧,这桶消毒液就由我来背吧,你先休息会儿。”强巴次仁对身边的同事说道,随后便开始繁忙的消毒工作。这一个多月以来,他们每天都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上几十公斤重的消毒喷雾器,进行消毒工作。这几十斤重的喷雾器也常常将他们的肩膀勒出了红印子。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而穿脱防护服太浪费时间,而每场消毒下来,时间长达5、6个小时,因此在消毒期间他们连水都不敢喝一口。 

  同事卓玛央宗说:“强巴次仁啊,他就像一个老大哥一样照顾着我们,关心着我们。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强巴次仁带领的琼结县消毒工作小组承担着全县重点场所公共消毒工作,自1月27日以来,每3天消毒一次共40余场160余场次。 

  村民眼中的他 

  村里时常会出现一些戴口罩,手上拿着记录本和宣传册的人,那就是强巴次仁所在的琼结县疾控中心疫情宣传小组。他们承担着全县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防疫宣传工作。在1月27日至2月5日,他们会每天不定时地前往观察者家中监测体温。只要有从区外返县的人员,他们第一时间就去观察者家中监测体温。 

  当时在琼结县琼结镇仲堆社区出现一例疑似发热患者,他们立即带上监测工具,做好自身防护后,立即前往调查现场,详细记录下患者具体情况后,以最快的速度通知消毒小组进行消毒,第一时间做到“病毒进不来”,降低了琼结县人民群众被感染的风险。 

  此外,强巴次仁及时学习了解疫情相关知识,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疫情知识宣传,到全县3乡1镇20个行政村轮流讲课,普及防疫知识,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 

  村民眼中的强巴次仁是能吃苦、不怕累、有爱心的疾控工作人员。 

  妻子眼中的他 

  “你一定要加油,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不要有什么后顾之忧,我会好好照顾好家人的。”强巴次仁的妻子在微信里这样对强巴次仁说,她也是一名医生,正值二胎产假中,无法上前线,她理解支持丈夫的工作。 

  在妻子眼中的他是好丈夫、是孩子的好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着千千万万个像强巴次仁一样的人在努力工作着,为社会、为国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坚信风雨过后,属于我们的那道彩虹必将出现!(中国西藏网 特约通讯员/曲杰)

[责任编辑:张梦娇]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1]0064-0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0076号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